連日來,廣州圍繞強化重點人群和脆弱群體的防護,不斷優化核酸策略,精準開展疫情監測。據12月6日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的消息,目前廣州除了前往發熱門診、進入養老機構等重點機構、進行跨省出行等場景需要24或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外,其他單位及場所憑健康碼綠碼即可通行。
完整、準確、全面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、精準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,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,確保防控戰略的穩定性、防控措施的靈活性,方能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。
眾多公共場所不再查核酸檢測結果,只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人們的影響,使生活中的煙火氣早日回歸。疫情防控貴在科學精準、成于科學精準。這些“精準免檢”“精準減碼”的舉措,恰恰是精準防控的重要體現。持續堅持科學精準防控,我們就能最大限度節約資源,最大限度管住風險,最大限度提高防控效率。
重點場所、重點人群維持核酸檢測要求,則是對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生動詮釋。老年群體自身的免疫能力相對薄弱,且老年人群大多數都伴有基礎性疾病,因此,養老機構、福利機構等人員密集、脆弱人群多的場所繼續實行封閉管理,憑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進入,顯得科學而必要。對醫務人員、快遞外賣、口岸交通等風險崗位、重點人員提出核酸篩查,既是為了實時監測好他們自身的健康狀況,也能保護好他們周圍人的健康。
回歸生產生活常態,是我們的共同心愿。面對越來越多的積極信號,我們還是要做到慎終如始、善作善成。解封不減責任,我們要做好自己健康的“直接責任人”,守護家人和鄰里的健康安全,爭取早日恢復日常。(林珊)